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摘奖二项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4年1月10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上,银河线路检测中心以第一完成单位承担的2个项目获得表彰。李兰娟院士领衔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沈华浩教授领衔的“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年度,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国家科技奖取得重大突破,既是科研团队艰苦攻关取得的成果,也表明学院“推进内涵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的战略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近年来,学院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主动适应国家科研布局变化,重点加强基础与临床的交叉与融合,加快建立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支撑学科建设的有效互动机制,为教师潜心学术研究创造更充分的环境条件,向更高的科学研究层级目标迈进。当前,学院的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点、重大战略项目的能力显著提高,科研规模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发展。2009年至今,科研总经费超过20亿元,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1100多项,发表SCI论文4800余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大幅增加。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等标志性科研成果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李兰娟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解决重症肝病高病死率的难题,李兰娟院士主持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历经14 年艰苦攻关,将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1)创建独特有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系统(Li-ALS),治疗肝衰竭获重大突破,显著降低了肝衰竭病死率;(2)首创李氏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新方法, 创建重症肝病肝移植预后评估与预警体系,实现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新突破,引领中国肝移植发展并走向世界;(3)率先全面揭示肝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变化规律,首次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确立了肠道微生态失衡判断标准,创建纳米抗菌肽治疗内源性感染和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的新策略,引领国际肝病微生态学发展;(4)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获得新突破,肿瘤标志物和药物靶标研究有重大发现,为临床重症肝病预警预测、诊治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沈华浩教授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沈华浩教授主持完成的“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应用”项目深入研究了哮喘的发病机制,在国际上率先揭示了嗜酸粒细胞与哮喘发病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证实嗜酸粒细胞可以直接引起哮喘发病;提出并阐明了哮喘发病的骨髓祖细胞-Eotaxin-CCR3的调控新机制;阐明了嗜酸粒细胞在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发生中起关键作用,开辟了哮喘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领域。在哮喘诊断方面,创新性地提出“隐匿性哮喘”新概念,并提出了早期有效的预防手段,这一哮喘诊断新理念对早期发现和预防哮喘具有重要意义;创建了用于哮喘诊断的简易支气管激发试验技术,并建立最大呼气流量诊断标准,使占总数约35%的不典型哮喘患者得以早期发现;自主研发了获首家SFDA 注册证的过敏原体外诊断试剂盒,打破了过敏原诊断产品长期不规范使用和依赖进口的局面。在治疗方面,最早提出口服小剂量茶碱联合吸入低剂量激素以治疗哮喘的新方法,率先确证卡介苗可有效治疗哮喘。此外,在国内最早应用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激动剂治疗哮喘,为制订我国哮喘防治指南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
作者:骆笑